问题 | 辨别婚姻中的财物索取与买卖行为 |
释义 | 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我国明令禁止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婚姻自由权利。买卖婚姻是非自愿结婚并以财物为目的,而借婚姻索取财物是合法婚姻中一方以财物为条件。买卖婚姻属于无效婚姻,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违法,当事人有权拒绝给付或请求返还。法院可酌情判决返还财物。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婚姻自由原则,违背了法律和道德要求。 法律分析 首先,在我国的现实社会中,借婚姻索取财物和买卖婚姻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借婚姻索取财物和买卖婚姻的行为是我国明令禁止的行为,其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买卖婚姻是指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结婚的行为。婚姻以感情为基础,但买卖婚姻却使婚姻蒙上了浓厚的金钱色彩,将交付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结婚的前提条件,无视男女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权利,是对“婚姻自由”原则的严重破坏,为法律所禁止。而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婚姻关系本身是合法的,是建立在男女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但一方当事人或是一方当事人的父母以对方当事人交付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结婚的前提条件。这种行为是对婚姻自由权利的滥用。婚姻以感情为基础,借婚姻索取财物,将婚姻建立在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基础上,违背了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要求,为法所禁止。其次,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买卖婚姻中的男女当事人对于结婚并非出于自愿;借婚姻索取财物的男女当事人就结婚而言是自愿的。第二,买卖婚姻行为的实施者是结婚男女以外的第三人,包括他们的父母。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实施者,既可以是男女双方本人,也可以是男女双方以外的其他人。第三,买卖婚姻属于无效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婚姻关系本身是合法的,但索取财物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当事人有权拒绝给付,已经给付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返还。若结婚后又离婚的,如果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一方索取财物给对方的生活造成困难的,法院可以判决酌情予以返还。 结语 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买卖婚姻违背了婚姻自由的原则,将婚姻变成了金钱交易,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权利。而借婚姻索取财物则是对婚姻自由权利的滥用,违背了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主要区别在于自愿性和实施者。买卖婚姻是非自愿的,实施者可以是第三人;借婚姻索取财物是自愿的,实施者可以是男女双方本人或其他人。买卖婚姻属于无效婚姻,而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违法,当事人有权要求返还。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婚姻自由和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应坚决打击这些不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