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次要原因 |
释义 | 医疗事故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第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故。 第三,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 第四,因为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 一、血型鉴定错误是否属医疗事故 诊疗结果错误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能一概而论,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根据两个关键要素来决定: 一是医生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违法律、法规及诊疗常规的行为; 二是是否造成对患者的人身损害。 此外,《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构成医疗事故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构成医疗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其中医疗机构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生、护理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 2、主体行为的违法性,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 3、主观上存在过失,且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后果,主观上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其诊疗行为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结果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和患者人身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仅有过失的医疗行为,而没有相应的损害后果,或者仅有损害后果,医疗行为没有过失,都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 三、医疗事故医疗费可以报销吗 医疗事故跟医保报销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确定是医疗事故就应该去争取相关的赔偿。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违法行为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 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医院或者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的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致人医疗事故,赔偿义务主体必须是医院,这是构成替代责任的前提条件。其造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则是进行医疗活动的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个体医生所致医疗事故,则行为主体为个体医生本人,其应具备行医资格。没有行医资格的人非法行医致人损害,不构成医疗事故责任,而是一般的侵权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