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原则 |
释义 |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案件,以维护民事权益。支持起诉仅限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且受害人未起诉。支持起诉人只能支持原告起诉,不能以原告身份起诉。 法律分析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依法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法律规定支持起诉原则,目的在于发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同民事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权益。这一原则要求: (1)支持起诉仅限于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案件; (2)支持起诉人只限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3)支持起诉必须是受害人没有起诉; (4)支持起诉人只能支持原告起诉,而不能以原告的身份起诉。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程序及相关要点 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程序是指民事纠纷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程序包括起诉状的提交、受理、立案、送达、答辩、举证、开庭审理等环节。起诉程序的关键要点包括起诉状的格式要求、起诉时效、受理条件、立案标准、送达方式、答辩期限、举证责任等。起诉程序的正确进行对于保障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因此,当事人在起诉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理运用起诉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支持起诉原则旨在保护国家、集体或个人的民事权益。该原则限定了支持起诉的范围、主体和条件,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只能支持受害人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民事诉讼的起诉程序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理运用起诉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