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共设施维修费用由谁承担? |
释义 | 公共设施损害责任分摊原则:(1)物业管理区域外公共设施维修费用由产权人按面积比例分摊;(2)住宅楼内公共设施维修费用由产权人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3)一栋住宅内专属设施维修费用由该单元或该层产权人按面积比例分摊。 法律分析 公共设施被损害找不到责任人时,一般情况下按受益人原则分摊,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物业管理区域内住宅楼房外的公共设施的维修工程,除由专业管理部门维修管理的部分外,其余部分的维修费用,由全体产权人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2)住宅楼内的共用部位和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由该住宅楼内全体产权人按所拥有的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 (3)一栋住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门的,专属于一个单元全体产权人使用的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由该单元门内全体产权人使用的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由该层内全体产权按所拥有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在一栋住宅内,专属于一层住宅内的全体产权人使用的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由该层内全体产权人按所拥有的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 拓展延伸 公共设施维修费用的分摊方式如何确定? 公共设施维修费用的分摊方式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可以确定责任承担方,例如业主、物业管理公司或政府机构。其次,可以考虑公共设施的使用频率和受益程度,以确定费用的分摊比例。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面积、楼层高度或单位数量等因素来进行分摊。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业主大会、物业管理协议或相关协商机制来确定分摊方式,并确保公正、合理、透明。此外,还应遵循法律原则和公共利益,确保公共设施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得到妥善进行,以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当公共设施被损害找不到责任人时,按受益人原则进行费用分摊。具体分摊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维修费用、住宅楼内共用部位和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以及专属于某个单元或层的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在确定分摊方式时,需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约定、责任承担方、使用频率和受益程度等因素,并通过业主大会、物业管理协议或协商机制确保公正、合理、透明。同时,应坚持法律原则和公共利益,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法律依据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物业服务费用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实行物业服务费用酬金制的,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包括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管理企业的酬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