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看护人和监护人的义务包括哪些? |
释义 | 监护人的义务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管理财产、代理民事活动、教育照顾被监护人,并对其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和范围由法律规定,但可以根据协议或法院判断进行调整。监护制度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利益,监督其行为并管理财产。 法律分析 在我们国家,由于未成年人他年龄方面的限制,所以他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的相关能力,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外界的一些侵害其反抗能力是比较脆弱的,所以设定了,监护人制度,很多人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一下,看护人和监护人的义务包括哪些? 一、看护人和监护人的义务包括哪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其他法律规定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第27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结语 监护人制度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对于他们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监护人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监护人的义务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权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以及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和范围由法律明确规定,但可以根据协议进行调整。在任何情况下,监护人都应当尽职尽责,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