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治安问题何去何从? |
释义 | 治安调解的八种不能调解的案件,包括雇凶伤害、多次违反治安行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明确不愿调解、调解过程中再次违法、逃跑和其他不宜调解的情况。治安调解是在公安机关主持下,通过劝说、教育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处理轻微的民间纠纷引发的违法行为。治安调解必须符合民间纠纷、调解范围、构成违法行为、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和公安机关认可的条件。 法律分析 治安不能调解的案件有八种,具体如下: 1、雇凶伤害他人的; 2、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3、寻衅滋事的; 4、聚众斗殴的; 5、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 6、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针对对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7、调解过程中,违法嫌疑人逃跑的; 8、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什么是治安调解? 治安调解,是指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治安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治安调解。 其中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治安调解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各种民事权益争执; 2、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调解范围; 3、必须是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4、必须当事人各方由自愿接受调解的意愿; 5、治安调解必须是公安机关认为可以适用调解的。 结语 治安调解是在公安机关主持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依据,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案件进行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交换意见,达成协议,对案件做出处理的活动。治安调解必须具备民间纠纷、调解范围、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以及公安机关认为适用调解的条件。根据相关规定,治安调解不适用于雇凶伤害他人、多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明确不愿意调解处理、调解过程中再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逃跑以及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案件。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第四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治安调解: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的; (三)寻衅滋事的; (四)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挑起事端的;(六)其他不宜治安调解的。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九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处理: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 (三)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四)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 (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针对对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六)调解过程中,违法嫌疑人逃跑的; (七)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