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当我认为对方侵犯了我的权利时,我会录下我们的对话,这个录音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一、经过对方同意的录音法律上有效吗1、经过对方同意的录音法律上有效。想要录音证据发挥效力要注意谈话内容要有一些基本要素,谈话内容中要有时间、双方身份、地点等因素,要根据案情设定谈话内容的关键点。对于关键内容,可能的话,要多次确认,要提供完整录音证据,而不能擅自剪辑、截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七十一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二、收集录音证据要注意什么收集录音证据要注意:1、要以合法手段收集;2、录音取证要尽早;3、要根据案情设定谈话内容的关键点;4、录音取证要固定的事实,不是各方对事实的看法。 你好,律师,我想问一下,有人偷我们的视频做商业用途,这侵犯了我们什么权利? 盗用他人视频的,应当赔偿他人因视频盗用后遭受的实际损失或者是盗用者所获得利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律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有人偷了我们的视频做商业用途,这侵犯了我们什么权利? 盗用他人视频的,应当赔偿他人因视频盗用后遭受的实际损失或者是盗用者所获得利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你好,对方一个人先打了我们四个人中的一个,然后我们四个人打了别人一个人,对方轻伤,这个怎么定罪 法律分析:四个人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1,四个人是共犯。2,受害人是轻伤的,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打的相对比较狠的人,可能会考虑这一情节,酌定加重处罚。4,如果打人的是未成年人则不构成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你好,对方先打我们四个人中的一个,然后我们四个人打别人一个,对方轻伤,这个怎么定罪 一、四个人打一个人什么罪1、四个人打一个人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对行为的定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确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三个人殴打一个人致轻微伤是什么罪三个人殴打一个人致轻微伤是故意伤害罪。建议双方协商,对伤者进行治疗并合理赔偿,取得被伤害者谅解。如果是互殴或因为纠纷引起,一般是治安处罚并民事赔偿,但要不三人无故殴打一人,且情节严重的,则涉嫌寻衅滋事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是我认识的人,他用我的名字作为游戏名,是否侵犯了我的名字权?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包括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以及使用他人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造成公众混淆的等行为。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