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精神病患者能否结婚?
释义
    精神病人的婚姻行为能力受限,不具备结婚的资格和能力。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来说,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完全自愿的要求,因此不能结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应考虑维护他们的婚姻权益,不宜过高要求。至于离婚,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办理,无法通过行政登记方式离婚。因此,精神病人的婚姻和离婚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法律分析
    一、精神病人可以结婚吗
    对于精神疾病严重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根本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力、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也就不具备婚姻行为能力,不能作出正确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完全自愿”的要求,故不能结婚。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结婚则不可一概而论。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到底要达到哪种程度方才符合结婚要求,至少目前还无法提出一个精确的标准。但从维护精神病人结婚的权力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对精神病人婚姻行为能力要求不宜太高。精神病人有权享受家庭的关爱,需要,而他们的父母终将无法履行对他们的抚养、监护责任,如果有人愿意与之组成家庭,履行监护职责,总体来说不失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现实中又存在不少的精神疾病患者结婚的现象,如果因当事人不够婚姻行为能力要求而致婚姻无效,即不利于精神病人一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能够对的性质作出基本正确的判断,能够基本预见结婚的行为后果,并且能够自主作出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应当准许结婚;反之,则不应准许。
    二、精神病人可以离婚吗?
    我国《民法典》并没有就精神病人能否办理婚姻登记作出专门规定。但《婚姻登记条例》排除了精神病人通过行政登记的方式离婚的能力,意即精神病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办理。该规定直接的上位法依据应当是《民法典》第1046条,即登记离婚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由于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辨认离婚的法律性质和行为后果,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因而不具备“自愿”的前提,同时只有通过人民法院审判才能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作出公正的裁判。由此可知,《民法典》及《婚姻登记条例》并非对精神病人离婚的资格进行了限制,而是限定了离婚的方式。对此从理论到实务的意见是一致的。
    男女在办了结婚登记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会问清楚是否出于自愿而登记结婚,但由于此时精神病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一般来说,精神病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因此上文中提到的精神病人可以结婚的说法,就是不对的。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严重精神疾病且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不具备婚姻行为能力。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否可以结婚,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但应权衡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家庭稳定的因素。然而,精神病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办理,因其缺乏辨认离婚法律性质和行为后果的能力。因此,精神病人在婚姻登记方面应受到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三条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