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在公司上班得了抑郁症公司有责任吗
释义
    我国法律规定,抑郁证在上班期间不属于工伤,只有人身损害或职业病才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履职受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等。抑郁症不在其中。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班期间得了抑郁证并不属于工伤,上班期间造成人身损害或者患有职业病才属于工伤,而抑郁症并不是职业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就业法律视角下,抑郁症患者的权益保障与责任承担
    在就业法律视角下,抑郁症患者的权益保障与责任承担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在雇佣员工时有义务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合理措施预防和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抑郁症患者,雇主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如提供心理咨询、灵活的工作安排等,以支持患者的康复和工作能力的恢复。然而,抑郁症患者也有责任积极参与治疗、遵守医疗建议,并及时向雇主报告病情变化。如果雇主未能履行其责任,抑郁症患者可以寻求法律救济,维护自身权益。总之,抑郁症患者的权益保障与责任承担需要雇主和患者共同努力,以实现工作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结语
    在就业法律视角下,抑郁症患者的权益保障与责任承担是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雇主有义务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雇主应提供心理咨询、灵活工作等支持康复和工作能力恢复。患者也需积极参与治疗、遵守医疗建议,并向雇主报告病情变化。如雇主未履责,患者可寻求法律救济,维护权益。共同努力实现健康和谐工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