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班途中骨折的赔偿问题 |
释义 | 《工伤保险条例》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是否属于工伤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果是被辅助交通工具造成伤害且满足特定条件,可构成工伤,享受相应赔偿。但若是自行行走摔伤,不构成工伤,单位无责。若市政、路面存在安全隐患,相关单位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职工可要求侵权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在认定工伤的条件上,已经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是否属于工伤做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中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或者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根据该规定我们可知,上下班途中摔伤骨折,是否构成工伤,需要区分是自行行走摔伤的,还是被辅助交通工具造成伤害。如果是自行行走摔伤,不构成工伤,单位无责;如果是被辅助交通工具造成伤害,还需要满足: 1、必须是合理的上班必经路线之内; 2、必须是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3、必须是非职工本人主要以上原因。满足这三点才能构成工伤,享受工伤待遇赔偿。当然,上班途中摔伤,是因为市政、路面存在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存在管理过失,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那么职工仍可以要求侵权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其过错程度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上班途中骨折的赔偿纠纷及法律解析 上班途中骨折的赔偿纠纷及法律解析涉及了劳动者权益保护和雇主责任的问题。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在上班途中发生骨折,通常可以申请工伤赔偿。然而,赔偿纠纷可能会出现在鉴定工伤程度、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等方面。在法律解析方面,需要考虑劳动合同、保险条款以及相关判例法规等。雇主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提供安全保障、合理安排工作和合理赔偿等。劳动者也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并维护自身权益。在赔偿纠纷中,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以实现公平和正义。 结语 在上班途中发生骨折的赔偿纠纷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和雇主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通常可申请工伤赔偿。然而,在鉴定工伤程度、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等方面可能存在争议。法律解析涉及劳动合同、保险条款和判例法规等,雇主应承担安全保障、合理安排工作和合理赔偿等责任。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权益。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公正裁决,以实现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