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判决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
释义 | 判决生效后,执行申请期限为两年。在此期限内,如一方未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责任,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执行。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法院或同级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若申请执行书递交后六个月内未得到执行,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上级法院可要求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或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定其他法院执行。 法律分析 判决生效后就可以执行。 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在两年内,如果一方不履行生效判决认定的责任的,另一方都可以申请执行。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二审判决生效后执行程序及注意事项 劳动纠纷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事人应向执行法院递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其次,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判决生效后即可进行执行。然后,执行法院将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履行判决义务。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执行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在执行过程中,双方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如提供证据证明财产状况、提起异议等。此外,执行过程中还需遵守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按时履行义务、支付执行费用等。总之,劳动纠纷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需要双方积极配合,依法履行义务,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正。 结语 判决生效后,执行程序包括递交申请书、审查申请、发出执行通知书、采取强制措施等步骤。双方需保护自身权益,遵守法院规定,依法履行义务,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正。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