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关系与员工关系是否完全等同? |
释义 | 劳动关系与员工关系两者不完全等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员工关系指的不仅仅是劳动关系,包括员工和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员工和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同事关系;因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形成的师徒关系等。 一、什么是第三方合同 第三方合同是指企业将人事外包给相应的人力资源公司,员工进入企业工作时,不是和企业之间签劳动合同,而是与企业外包的人力资源公司(即第三方)签劳动合同,所以注意员工到企业工作属于派遣性质,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 正式员工和劳务派遣的员工的区别是,用人单位与正式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 二、离职证明能代替解除劳动合同吗?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在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提出或双方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所出具的相关文本。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离职员工要转出人事关系或是续接社会保险等,离职证明是必不可少的证明材料,而且在再次求职时,离职证明也是许多单位在录用新员工时要求其必须出具的证明。离职证明只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关系了,无论是因何种原因离开公司的,离职证明是必须的文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是用作说明解除的具体情况及原因,主要是作为补偿金的依据。 三、加班费怎么算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2、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一、加班工资基数的计算方式如下: 1、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应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上述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二、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只能产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不能称之为劳动关系;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 总之,加班费的计算要根据基本工资进行计算,其中主要是指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而如果是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最后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因此对于加班费的计算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进行计算和交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