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意定监护监督人是由法院选任、就监护人对监护事务执行情况定期向法院报告的人。意定被监护人应年满18周岁、智力正常。意定监护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组织,可以是被监护人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 法律分析 意定监护监督人,是指由法院选任、就监护人对监护事务的执行情况定期向法院报告之人。意定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对方也就是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监护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意定监护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可以是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人。 拓展延伸 意向监护协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意向监护协议是一种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利益而制定的协议。在签订意向监护协议时,有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协议应明确规定监护人的权责,包括监护期限、监护范围和监护义务等。其次,协议应明确约定监护人的权利,如教育、医疗决策等。此外,协议还应包含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措施,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签署协议前,双方应充分沟通、理解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协议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双方情况的变化。通过遵守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意向监护协议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结语 意向监护协议是为保护未成年人利益而制定的协议。在签订协议时,需明确监护人的权责、监护期限、监护范围和义务。协议还应约定监护人的权利,如教育、医疗决策等,并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双方应充分沟通、理解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协议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情况变化。遵守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意向监护协议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