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山林纠纷怎么申请行政复议的呢?
释义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根据该规定,一般情况下,女职工生育休哺乳假是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批准才可以休假。另外,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患有产后严重影响母婴身体健康疾病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哺乳假。
    你好山林纠纷行政复议属于行政复议前置吗?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的,应当在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15日内先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就是审计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
    4、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前置。
    5、反垄断
    6、对价格违法的处罚
    怎么申请行政复议呢
    申请行政复议的步骤如下:
    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
    5、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受理会有受理通知书,不受理则有不予受理通知书。复议机关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材料后才能作出决定的,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就会被视为放弃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撤诉申请书怎么写呢?
    申请人:中国建筑XX工程局
    地址:湖北省法定代表人:XXX职务:总经理
    被申请人:江苏省XXX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建邺区法定代表人:XXX职务:董事长
    被申请人:上海XXX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地址:上海,法定代表人:XXX职务:XX
    申请人与两被申请人因工程设备材料转让纠纷一案(案号:(XXXX)杭西民二初字第XXX号),业已经贵院开庭审理,现申请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规定,依法申请撤诉,请核准。
    此致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中国建筑XX工程局
    特别授权代理人(签字):
    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文书规定复议申请范本是怎么的呢?
    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工作单位
    住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
    住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
    委托代理人:(姓名)电话
    被申请人:(名称)
    行政复议请求:
    事实和理由:
    此致
    (行政复议机关名称)
    附件:1.申请书副本份
    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3.其他有关材料份
    4.授权委托书(有委托代理人的)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年月日
    怎么样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呢
    申请行政复议的步骤如下:
    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
    5、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受理会有受理通知书,不受理则有不予受理通知书。复议机关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材料后才能作出决定的,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就会被视为放弃复议申请。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