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改变户口本名称后是否需要更改身份证? |
释义 | 法律分析:改名字后需要更改身份证、户口本、驾照、护照等一切有身份信息的证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异地丢失身份证是否需要带户口本挂失? 法律分析:身份证丢失可以在异地进行补办,其流程如下:本人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便民服务中心)申请换领、补领二代居民身份证。申请换领的需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凭领证回执到异地受理点领取证件。异地换证目的是为方便长期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群众就近办理居民身份证,对难以确认身份和不良信用记录人员,不予受理异地办理申请。补领居民身份证:1、申领人本人携带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窗口申领补领居民身份证。2、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3、受理窗口受理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一条 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我的身份证和户口簿一样,身份证生日可以吗?改变 法律分析:身份证的生日可以改,但要有原始户籍档案才可以改。居民身份证年龄与实际年龄不符,想要修改年龄,应当携带原始户籍档案,像出生证、户籍卡、户口迁移证或以前所在单位能够证明原始年龄的档案资料,前去所在辖区派出所户籍管理处登记,申请办理修改年龄的事宜。假如有代理人或委托他人代为办理,需要先办理亲属关系证明才可以代为办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三条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请问出生证明的名称与户口本不同,能否更改出生证明的名称? 出生证明和户口名字是不能不同的。如果不同,必须由本人或者父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姓名登记,然后携带小孩的户口本、有身份证的要携带身份证等材料向原户籍管理机关申请更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一)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身份证已过期,在异地补办是否需要户口本 身份证过期了可以异地办理。在异地补办 身份证需要带本人户口本的单页原件,和 复印件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但是需要在 异地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如路过 的就不可以异地办理。实行居民身份证换 领、补领异地受理。根据相关法律的有关 规定,改革现行居民身份证办理机制,对 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合法稳定就 业、就学、居住的公民,申请换领、补领 居民身份证,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 关委托现居住地公安机关受理。异地换领 身份证按如下流程进行:1、本人前往居 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提出 申请;2、填写法律依据:《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 记表》;3、之后缴纳费用,等待一段时 日,就可以领取身份证。 身份证丢了需不需要户口本 遗失身份证应当先挂失,然后,依法补办。且补办身份证的,应带本人户口本的单页原件和复印件,之后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符合条件的就会给当事人办理。如果是外地的,可以咨询当地的公安机关。法律依据:《公安部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第二条实行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法》的有关规定,改革现行居民身份证办理机制,对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公民,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委托现居住地公安机关受理。 该内容由 张娇娇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