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浙江省发布行政程序办法 |
释义 |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旨在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该办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97年的《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1997年5月13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85号)同时废止。 拓展延伸 浙江省出台新的行政程序规定 浙江省最近颁布了一项全新的行政程序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该规定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其中,明确了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和程序要求,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加强了行政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此举旨在推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法治化,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行政服务。新的行政程序规定将为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 结语 浙江省最新颁布的行政程序规定旨在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行政效能,推动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法治化。该规定明确了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和程序要求,加强了行政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将为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此举必将为浙江省的法治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法律依据 《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对本系统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实施法律、法规、规章,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作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给付等影响其权益的活动。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人员,是指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在编工作人员。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依法成立的下列单位: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二)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 (三)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单位。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相关工作。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本机关行政执法证件的日常管理工作。本办法第三条第三款第二、三项规定的行政执法机关,其行政执法证件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由其主管部门或者委托其实施行政执法的行政机关统一负责。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建设、运营和维护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信息系统。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与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加强协作,建立健全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职能设置、人员编制等信息共享机制。 第六条行政执法机关在编工作人员应当参加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统一组织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专职从事人事、财务、文印等非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除外。经考试合格,具备行政执法资格,按照规定程序领取《浙江省行政执法证》。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实际,需要增设有关专业资格条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在编工作人员在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前,应当经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合格。按照规定取得国家有关部门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可以不参加本省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不领取《浙江省行政执法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