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失能老人监护权需要怎么申请?
释义
    老人监护权的取得方式: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组织,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也可与老人订立监护协议,在老人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由协议另一方担任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7条(父母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和第2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顺序)。
    法律分析
    取得老人的监护权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具有监护能力的,则可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但也可以在老人意识清醒时,与其订立监护协议,确认在老人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由协议的另一方担任其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拓展延伸
    如何保障失能老人的监护权利?
    失能老人的监护权利保障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和社会问题。为了确保失能老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明确监护权的定义和范围,并明确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其次,加强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失能老人需求的认知和理解。此外,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监护人履行职责,防止滥用权力和侵害失能老人的权益。同时,加强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必要的服务和资源,帮助失能老人和监护人应对各种挑战。最重要的是,倡导尊重和关爱失能老人的理念,营造社会氛围,让失能老人能够得到尊严和尊重的待遇。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才能真正保障失能老人的监护权利。
    结语
    为了保障失能老人的监护权利,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加强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建立监督机制,并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同时,我们应该倡导尊重和关爱失能老人的理念,为他们提供尊严和尊重的待遇。只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才能真正保障失能老人的监护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六条 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一条 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