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一件事不同诉求,可否多次起诉?
释义
    民事同一案件撤诉后可重新起诉,但需在六个月内提出,且须有新理由或新证据。若法院已判决,则不得再次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案件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的条件。起诉状应递交给法院,如有困难可口头起诉并记录在笔录中,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分析
    民事同一案件如果之前起诉之后再法院判决之前撤诉的,那就可以继续起诉,但是如果没有新理由或者新证据,应该在六个月之后起诉。如果法院已经对当事人的起诉作出了判决,那就不能再次起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多次起诉:法律界的争议与实践
    多次起诉在法律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实践。一方面,有人认为多次起诉是被允许的,因为每个诉求都可能涉及不同的法律问题和事实情况,需要独立审理。此外,多次起诉也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机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多次起诉可能滥用司法资源,导致诉讼滞后和资源浪费。他们主张应该限制多次起诉,以保证司法效率和公正性。总的来说,多次起诉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权益、司法资源的利用和司法效率的平衡,以制定合理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民事同一案件如果在法院判决之前撤诉,可在六个月后重新起诉,前提是有新理由或新证据。然而,一旦法院已做出判决,就不可再次起诉。多次起诉在法律界引发争议,一方认为其有益于维护权益,另一方则担忧滥用司法资源。应综合考虑当事人权益、司法效率和资源利用,制定合理法规与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二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2: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