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女性性骚扰法律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依据:刑法第237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宪法第38条,禁止侮辱、诽谤公民;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禁止侮辱、诽谤、损害妇女名誉和人格。 法律分析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依据如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 拓展延伸 了解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保护措施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保护措施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根据国家法律,性骚扰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通过报案、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性别平等委员会、人权机构等,负责处理性骚扰投诉,并提供法律援助。此外,一些法律规定了雇主的责任,要求他们采取预防措施、建立投诉机制,确保工作场所没有性骚扰行为。同时,社会各界也加强了对性骚扰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性骚扰的认识,推动社会文化的变革。总的来说,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保护措施旨在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结语 女性性骚扰的法律保护措施旨在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宪法》第38条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等法律法规,性骚扰被视为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通过报案、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各国设立专门机构处理性骚扰投诉,并提供法律援助,雇主也有责任采取预防措施。社会各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性骚扰的认识,推动社会文化变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六条之一 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该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前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 (一)制定禁止性骚扰的规章制度; (二)明确负责机构或者人员; (三)开展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教育培训活动; (四)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 (五)设置投诉电话、信箱等,畅通投诉渠道; (六)建立和完善调查处置程序,及时处置纠纷并保护当事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七)支持、协助受害妇女依法维权,必要时为受害妇女提供心理疏导; (八)其他合理的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