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庭审中,控方常常会引用证人作为证据来支持其指控。然而,如果证人提供虚假证言,会对案件的公正性和正义性造成严重影响。法律明确规定,提供虚假证言属于违法行为,需要得到严惩。然而,如何判断控方证人是否在庭审中提供虚假证言呢?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证人在诉讼中作证,应当如实回答问题,不得作伪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提供虚假证言,妨害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证人提供虚假证言,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法律对提供虚假证言的行为给予了严格的制裁。在庭审中,法官应当对证人作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若发现证人提供虚假证言,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对其提供的证言不予采信。同时,被告方可以通过质证等方式来尽力揭示证人证言的真相,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