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程分包法律风险主要有哪些
释义
    1、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风险。
    分包方主体资格不合法将导致合同无效。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一般有:
    一是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包括无营业执照的组织或个人);
    二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由于分包方不具备建设工程分包的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此总包单位将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行政处罚。根据《质量管理条例》第62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25%以上50%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工伤责任。如分包人不具有用工资格的,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作为工程发包方的总包单位还将承担该分包人招用的民工的工伤责任。
    2、分包合同内容、形式不合法的风险。
    主要包括违反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完成和除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分包外,未经业主同意的分包。不仅总包单位拟分包的事宜需事先征得业主同意许可,而且对工程主体结构部分必须由自己施工。否则,从合同本身而言就构成重大违约,从法律角度而言确属合同行为、内容违法。由此,总包单位将面临与分包合同主体违法情形基本相同的法律风险及后果。
    3、转包及肢解后分包或分包人再次分包的风险。
    一是难以保证总包合同工期、质量及安全
    二是往往造成总包单位所承担的实际损失远远大于原收取的管理费。行政处罚及民事责任等法律风险的承担与违法分包法律责任、后果及风险基本相同。
    4、挂靠或允许他人借用本企业的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风险。施工企业为了规避总包合同不许分包的约定,采取同意其他单位、个人挂靠本单位进行施工或允许其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施工企业重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风险十分巨大。
    一、工程分包的条件
    合法的分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分包必须取得发包人的同意;
    2、分包只能是一次分包,即分包单位不得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出去;
    3、分包必须是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4、总承包人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不得将主体工程分包出去。
    二、签订工程分包合同的注意事项
    1、严格审查劳务分包单位是否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建设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将劳务作业划分为木工作业、水暖电安装作业、油漆作业、砌筑作业、抹灰作业、钢筋作业、石制作业、焊接作业、脚手架搭设、模板作业、钣金及架线工程作业、混凝土作业、13种类别,从事上述劳务作业均需取得相应资质。未取得资质、借用资质、超越资质签订的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2、严格审查劳务分包企业提供的相关营业执照、安全资质证书、证件。
    3、严格审查分包人委托代理人的授权情况,要求委托代理人提供分包人的授权委托书,详细审查其授权范围是否明确具体,委托代理人是否具有签订合同、代表分包人履行合同的相应资格。
    4、联系分包人单位,到分包人单位办公地点进行现场考察确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