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掌握的证据已经过期失效,被告可以通过辩护人提出证据过期的策略或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告可以完全免责,因为法律规定了法定证据和推定证据,即使原有的证据过期失效,也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推定被告的行为存在。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应当予以采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四)故意毁坏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情节严重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证据应当及时采集、固定、保存、鉴定,证据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准确。”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由于证据获取的难度、保管的困难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提取物或者其他替代品。复制件、提取物或者其他替代品的真实性、准确性由提供人负责。” 5.《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证据确实、充分,但被质疑的,可以根据证据的事实推定证明该事实存在。” 因此,即使原有的证据过期失效,仍然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被告的行为存在,被告不能完全免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