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固定收入人群的界定及管理 |
释义 | 无固定收入人员包括农村村民和从事特定劳动的个体工商户、打工者等,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赔偿金额。固定收入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根据单位提供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计算赔偿金额,奖金以单位人均奖金为限。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收入证明需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才能认定。无法提供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受害人可参照当地行业平均工资计算赔偿。 法律分析 1、无固定收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二是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凭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工者(散工、短工、临工)、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均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2、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却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别是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得单独作为认定依据,须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拓展延伸 无固定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政策与福利措施 无固定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政策与福利措施是为了保障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权益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针对无固定收入人群,政府可以设立特殊的福利机构,提供经济援助、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福利服务,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此外,相关政策还可以鼓励无固定收入人群参与培训和就业机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改善自身经济状况。同时,社会保障政策还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福利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止滥用和浪费。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无固定收入人群的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针对无固定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政策与福利措施,旨在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权益。政府可设立特殊福利机构,提供经济援助、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服务,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同时,鼓励其参与培训和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促进融入社会和改善经济状况。加强监管和管理,合理分配福利资源,防止滥用和浪费。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保障无固定收入人群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