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小产权房能否在法院进行拍卖? |
释义 | 小产权房存在风险,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和转让权利,无法办理银行贷款和迁入户口,补偿有限,政策不确定。然而,小产权房仍可被法院拍卖,因为它是一种资产。 法律分析 可以,但是买受人照样不能办理大产权,是不是小产权跟法院拍卖没啥关系,只要是财产法院都可以拍卖。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该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目前国家正在严厉打击小产权房,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对小产权房进行合法拆迁,小产权房买卖有风险, 其一,没有国家颁发的房产证。无论是村委会还是乡政府颁发的产权证都属于无效证件,在法律上不予承认。小产权房买卖不受法律保护 其二,无法上市流通。由于小产权住房没有国家认可房产证明,所以不具备进行房产转让、处分和继承等权利。 其三,房产无法过户。由于小产权房产本身就不具备相应产权,所以也不具备过户的权利。 其四,没有占地补偿。遇到政府或合法开发商征用小产权房产占地的情况时,小产权房主只能得到很少或无法得到相关补偿。因为该小产权占有土地属于当地村委会或乡政府所有,补偿款会直接划给当地村委会或乡政府。 其五,无法办理银行贷款。这点不必多说了,因为办理贷款买房需要以该房屋的产权证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没有国家出具合法产权证房产银行不会放款。 其六,户口无法迁入。由于购买小产权住房无法迁入户口,所以购房人及其子女无法获得当地的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资源。 另外,政策不确定。由于现阶段国家还没有对小产权房产做出明确的处理决定,无法预知的风险明显加大。抱有法不责众的心态是不恰当的,因为购买小产权住房的人群相对于购买合法房产的人群来讲还只能算“小众”,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不得不对“大众”的利益进行考虑。 虽然说小产权房存在争议,这种房子是没有国家发布的土地使用证以及预售许可证。但是同样的这种小产权房还是可以被法院进行拍卖的,因为它也是属于资产的一部分,只要是财产,法院都是可以进行拍卖。 结语 小产权房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法办理大产权、无法上市流通、无法过户、无法办理银行贷款等。此外,政策不确定性也增加了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尽管如此,小产权房仍然可以被法院拍卖,因为它作为一种资产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购买小产权房需要谨慎,法律风险需要认真考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20修正):第二十六条不动产、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该不动产、动产的所有权、其他财产权自拍卖成交或者抵债裁定送达买受人或者承受人时起转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20修正):第四条对拟拍卖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可以不进行评估。 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对被执行人的股权进行评估时,人民法院可以责令有关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等资料;有关企业拒不提供的,可以强制提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20修正):第三十一条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当事人双方及有关权利人同意变卖的,可以变卖。 金银及其制品、当地市场有公开交易价格的动产、易腐烂变质的物品、季节性商品、保管困难或者保管费用过高的物品,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变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