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新农村建设”征收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释义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该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生产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专业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仅能维持村组织正常运转。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集体经济实力限制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村内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自身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另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没有全部纳入保障体系。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
    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3: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