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悔辱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犯名誉权
释义
    侮辱在明明知道他人存在着一种这样的虚假的情况,仍然进行一定的侮辱行为的情况下构次侵犯名誉权。
    1、即行为人明知事实虚假或对事实抱有深切怀疑,却仍然不计后果地予以轻率发表,并非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或应该预见到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这种行为。
    2、行为人客观上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3、受害人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一、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实施侮辱行为严重的,可构成侮辱罪。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而捏造、散布某种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包括语言诽谤和文字诽谤两种形式。诽谤行为既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过失的,但不包括散布内容真实的事实的情形。
    (3)侮辱、诽谤之外的其他行为。如新民法闻报道严重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评论严重不当而损害他人名誉;因文学作品中有对特定民事主体进行侮辱、诽谤等内容而损害他人名誉。
    (4)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如仅揭露隐私并未造成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为仅构成侵犯隐私权。
    二、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及责任是怎样的
    (1)名誉受到损害。名誉因他人侮辱、诽谤而导致权利人社会评价降低,只要侵权行为为第三人知悉,即可认定为名誉受损。
    (2)精神损害。权利人因其名誉权受损,社会评价降低而遭受的精神痛苦。
    (3)财产损失。权利人为制止侵权,恢复名誉所导致的财产损失及由此导致的间接财产损失,如法人因名誉受损而导致产品滞销。
    侵害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依据有关法律,侵害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损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当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细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9: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