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之间有何不同? |
释义 | 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人群和计算方法。最低工资适用于所有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而最低生活保障适用于失业救济金领取期间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未再就业、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最低工资的计算基于净营业收入,而最低生活保障的计算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这两个制度的实施都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法律分析 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标准之间的区别如下: 1.不同职能自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其福利一直在扩大,全国31个省市都实行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工资克扣的发生。最低生活保障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做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依据。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为深化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计算方法不同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净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产品税+净租金收入、其他资产净租金收入、折算的自有住房净租金。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资产所有权转移的溢价收入。净转移收入计算公式为:净转移收入=转移收入-转移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费用计算公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100%。 3.适用人群不同。所有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都应适用最低工资制度,而最低生活保障适用于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金期满后未再就业、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在职人员、下岗职工领取工资或者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结语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对维护劳动者权益起到积极作用,预防工资克扣。最低生活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劳动报酬提供法律依据,加快工资制度改革。最低生活保障的确定和调整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构建和谐社会。最低工资适用于所有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最低生活保障适用于失业期间或收入低于标准的居民,包括在职人员、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