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特困供养户是指什么 |
释义 | 特困供养户是指经评估认定达到特困条件的家庭。特困供养户生活水平极低,收入来源有限,无力承担基本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特困供养户有四种情况:单人无劳动能力,全家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但收入极低、家中有三个及以上未成年人的特困家庭。 特困供养户的特定如下: 1、特困供养户的救助方式:政府采取“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等措施向特困供养户提供生活、医疗等援助。此外,社会组织、个人也可以进行捐赠救助; 2、特困供养户的成因:贫困、失业、退休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家庭陷入特困状态; 3、特困供养户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特困状态的家庭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困难,还常常会产生自卑、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 4、政府特困救助的问题:政府特困救助存在缺乏标准化、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不合理地把握救助标准等问题。 特困供养户的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如下: 1、特困供养户是指生活无着,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丧失,无法自行生活的困难群体,需要社会帮助和支持; 2、联防联控机制是指建立特困供养户的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帮扶互助等机制,实现特困供养户的全方位保障; 3、联防联控机制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 4、联防联控机制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信息共享平台、风险评估和干预机制等,确保特困供养户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综合上述,特困供养户是指经评估认定达到特困条件的家庭,其生活水平极低,无力承担基本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向特困供养户提供适当的援助,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第二十三条 对低收入家庭中的特殊困难人员、因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进行必要的临时救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