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在微信小游戏花钱怎么要过来 |
释义 | 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无论充值多少钱进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18岁的未成年人充值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金额不予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怎么才能申诉拿回这笔钱呢? 追认时注意搜集以下证明,让原本追诉之路少些颠簸: 1.孩童独立充值证明 (监控) 2.孩子盗用家长账号证据 3.游戏登记主体是孩子(游戏公司也可出证据证明检测是否未成年人所为) 4.充值 追诉被驳回是很常见、正常的,现实中确实存在成年人利用孩子账号打赏、充值,或以孩子所为做借口要求退款的事情,所以游戏公司拒绝退还也是情有可原的。 以上例举的证明并非绝对,要结合我国网络安全法所规定的网络实名制去评定。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将网络实名制作为我国网络基本制度之一,任何人玩游戏都应实名登记。若是游戏登记的主体系未成年人,那就应该推定,游戏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除非游戏公司能够拿出相反的证据证明;反之,若游戏实名主体为成年人,就可以推定充值行为系成年人所为,除非家长拿出来孩子盗用自己账号的证据。 如果充值的电子产品是苹果公司的那么就得分别向苹果公司以及游戏平台进行申请退款。(苹果为第三方) 各大游戏平台客服热线: 腾讯服务热线:0755-83765566 360游戏中心客服热线:400-669-3600转2 百度游戏大厅:暂无(网页可反馈问题) 网易游戏:95163611(有家长关爱平台) 浩方对战平台:021-58205699 如何去规避呢? 1.在消费者设置支付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安全级别相对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并对未成年人孩童的支付意识进行教育。 2.把手机、ipad借给孩子上网课前,注意把游戏账号退出,或者先暂时退出社交账号,避免孩子玩游戏时充值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