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避险过当应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
释义 | 避险过当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按照相应罪刑规范定罪的同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我国刑法没有对避险过当规定独立的法定刑。 一、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况 1,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2)未遂犯;(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4)自首;(5)立功。2,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1)防卫过当;(2)避险过当;(3)胁从犯;(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二、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和公共利益,自然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2、必须采取正在发生的危险; 3、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即行为人找不到其他排除危险的方法; 4、紧急避险不得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当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判几年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从司法实践中来看,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