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笔录已做好,可以改吗?而且是改全责,有什么后果
释义
    "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记录等行为可能导致刑事责任,但如果主动配合重新做笔录并坦诚告知实情,可争取宽大处理,避免涉及伪证罪责任。"(95字)
    法律分析
    可以。可以主动说出第一次笔录说了假话,再做一次笔录,但是不会把第一次的笔录销毁,仍会保留。再重新做笔录时要主动积极配合,将实情告知,争取宽大处理,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就没有太大问题,不会涉及到伪证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修改已完成的笔录和全责责任的后果:了解和探讨
    当涉及修改已完成的笔录和全责责任的后果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首先,修改已完成的笔录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争议和纠纷。在某些情况下,修改笔录可能被认为是篡改证据,从而对案件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全责责任的改变可能会对相关方的法律权益产生重要影响。全责责任的改变可能导致赔偿金额的增加或减少,对受害方和责任方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谨慎考虑修改笔录和全责责任的后果,并与相关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充分讨论和咨询,以确保合法、公正和公平的结果。
    结语
    谨慎修改笔录和全责责任对案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引发法律争议。修改笔录可能被视为篡改证据,全责责任改变会影响法律权益。建议与法律专业人士充分讨论和咨询,确保结果合法、公正、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五十条 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五章 证 据 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