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婚外子女财产继承权视情况而定: 1、如果是法定继承,婚外子女享有财产继承权; 2、如果是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需要在遗嘱中明确指出婚外子女的继承份额。但是,如果婚外子女是未成年人,仍享有财产继承权。 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根据被继承人的合法有效遗嘱承担其遗产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是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方式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没有区别,可以平等享有财产继承权。 一、爷爷的遗产继承人包括孙子么 首先,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其次,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再次,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因此,孙子不能继承爷爷的遗产,但是可以受遗赠。 二、遗赠扶养协议能把财产给谁? 遗赠扶养协议所协商的的遗产是必须要给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遗赠扶养协议是专门针对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之间的协议,协议约定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于遗赠人死后取得其遗产。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在财产继承中如果各种继承方式并存,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