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撤销与解除的差异及判断 |
释义 | 合同撤销和合同解除的核心区别在于发生原因、适用范围、合同关系的消灭方式以及发生的效力。合同撤销是基于法律规定,适用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需要撤销权人提出并经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具有溯及力;而合同解除既有法律规定又有当事人约定,适用于合同关系,可以通过协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权实现,解除后是否具有溯及力需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和当事人意愿决定。 法律分析 (1)发生原因不同 从发生原因来看,合同撤销权的发生一般是基于法律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之规定,引起合同撤销的原因是: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情形下所订立的合同;而合同解除权的发生,既有法律的规定,又有当事人的约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即是。 (2)适用范围不同 从适用范围来看,合同的解除主要适用于合同关系;而合同的撤销不仅可以适用于合同,对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不管其是否已成立为合同,均可予以撤销。 (3)合同关系的消灭不同 从合同关系的消灭来看,合同的撤销必须由撤销权人提出,由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而合同的解除则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权而达到目的,不必经过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裁决。 (4)发生的效力不同 从发生的效力看,合同的撤销都有溯及力,《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而合同的解除要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和合同的性质及当事人的意愿来决定合同被解除后是否具有溯及力。 拓展延伸 合同撤销与解除的区别及适用场景 合同撤销与解除是法律领域中两个常用的概念,尽管它们都涉及合同的终止,但在实质和适用场景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合同撤销是指当合同成立后,双方经过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条件,通过一种合法的方式取消合同效力。而合同解除是指当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或双方因违约、不履行义务等原因,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合同。合同撤销适用于合同成立后发现合同存在缺陷、错误或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而合同解除适用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严重违约、无法履行义务等情况。因此,在具体情况下,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终止合同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合同撤销和解除是法律领域中常用的概念,但在发生原因、适用范围、合同关系消灭方式和效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合同撤销是基于法律规定,适用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可以取消合同效力;而合同解除可以通过协商或一方行使解除权来终止合同,不必经过仲裁机构或法院裁决。合同撤销具有溯及力,而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因此,在终止合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资租赁合同 第七百四十条 出卖人违反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拒绝受领出卖人向其交付的标的物: (一)标的物严重不符合约定; (二)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经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承租人拒绝受领标的物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租赁合同 第七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