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煤矿塌陷补偿标准 |
释义 | 煤矿塌陷补偿标准及管理方式:按照房屋建筑面积,煤矿支付补偿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归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根据情况支付给集体经济组织或安置单位;补偿费用收益分配经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通过;补偿纠纷可通过政府裁决或民事诉讼解决;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可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解决。 法律分析 一、煤矿塌陷补偿标准 第十四条搬迁压煤村庄,依据登记造册的房屋建筑面积,由煤矿按下列标准支付补偿费: (一)楼房每平方米不超过一百三十元; (二)砖墙瓦房、石墙瓦房及与其造价相当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过一百元; (三)砖镶门窗砌四角土坯墙瓦房、外砖里坯混合墙瓦房及与其造价相当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过九十元; (四)干插石墙草房、土坯墙草房及与其造价相当的房屋,每平方米不超过八十元; (五)新村内外的水、电、道路等公用设施的修建费,不超过房屋搬迁补偿费总额的百分之十五。 原建筑物旧料归搬迁者所有。在搬迁村庄范围内,集体和个人的围墙、门楼、厕所、菜窖、猪圈、树木、青苗等辅助设施和附着物一律不予补偿。 二、补偿管理方式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 (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集体所有的补偿费用的使用收益分配办法: 1、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存放。 2、使用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3、分配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报乡政府备案。 三、补偿纠纷怎么处理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结语 煤矿塌陷补偿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受影响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补偿费用的合理安排和管理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关键。同时,补偿纠纷的处理也需要依法进行,通过政府协调、裁决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公开透明的征地信息公开机制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措施。我们应积极推动补偿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以实现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修订):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八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防震减灾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进行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修订):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三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