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摆摊行为如何被罚款? |
释义 | 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标准包括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刑事追责、罚款等,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将处以较高罚款,并没收相关财物。但某些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如在指定场所销售农副产品、依法无需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等。 法律分析 具体处罚标准如下: 1、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 2、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4、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5、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但是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不能处理: 1、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等。 拓展延伸 非法摆摊行为的法律处罚及应对措施 非法摆摊行为是指在未经许可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在公共场所或私人地区进行商业活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非法摆摊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发现将面临法律处罚。处罚形式多样,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等。此外,为了有效应对非法摆摊行为,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巡查执法、提高处罚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同时,加强社区管理、鼓励合法经营、提供合理的市场空间等也是应对非法摆摊的重要举措。通过法律处罚和综合管理措施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结语 非法摆摊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处罚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无照经营者将面临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刑事追责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对于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情况,罚款金额更高。然而,一些经营活动并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不受处罚范围限制。为了有效应对非法摆摊行为,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供合理市场空间等。通过综合管理和法律处罚的有机结合,我们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 第五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 第六条 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第十三条 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