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侵权谁应该是被告 |
释义 | 未成年人与其监护人有共同赔偿义务,应成为共同被告。未成年人有财产时就应由未成年人自己承担赔偿责任,只有在未成年人没有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不足以支付赔偿费用时,监护人才负有全部或部分补充赔偿责任,因此未成年人与其监护人应各尽所能承担赔偿责任,具有共同的赔偿义务,符合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应一同应诉,成为共同被告。 一、监护人如何成为代理人 监护人是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自动就成为法定代理人,无需授权或委托。无论在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诉讼法律关系中,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范围虽然是一致的,但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使用。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就未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亲属、朋友或者有关单位担任监护人。 二、房产直接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风险有哪些 1、买房不能贷款。 2、孩子独立买房时可能多付首付。 3、父母不能随意处置房屋,确需处置时手续麻烦。 父母不能随意出售、抵押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屋。必须是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利益,若其出现重大疾病需要钱来治疗或生活学习需要等。 必须提供监护人签名保证其具有监护人资格和出售房产是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证书,保证书须经公证处公证。 另外,父母出售房产所得款项应全部用于抚养未成年人。否则,日后孩子一旦提出异议,认为父母侵犯其合法权益,父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4、父母离婚时易出纠纷。 5、父母想再收回房屋困难且无法控制子女成年后擅自处分房产。 6、孩子如婚后发生意外,配偶有权继承婚前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