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保存消费证据。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中,一定注意向销售方索取购物凭证或服务收据。如果所购买的商品产生故障或突发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必要时请有关部门勘察证明。 2、明白消费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主要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监督举报权。 3、注意诉讼时效。我国有关法律明文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为3年;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为3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为3年。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4、选择维权渠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5种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工商、质监等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在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选择合理的维权渠道,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一、购买车位纠纷找部门投诉如下 1、向物价局投诉,前期物业收费要经过物价局批准,物价局对物业公司执行收费规定,有权有义务监管; 2、向房管局投诉,房管局是物业公司的行业管理部门,有义务对物业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3、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根据相关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争议解决的途径】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