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犯错有时效性吗
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但是,劳动者出现违纪行为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多久时间内予以处理呢?已经废止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20条曾规定:
    “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5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3个月。职工受到行政处分、
    经济处罚或者被除名,企业应当书面通知本人,并且记入本人档案。”按照这一规定,
    劳动者违纪并经调查核实后,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证实劳动者犯错误之日后5个月内进行处分;做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等一般性处分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证实劳动者犯错误后3个月内实施处理。用人单位一旦逾期处理违纪职工,将面临败诉的风险。
    一、诉讼时效要件是什么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
    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行使权利的事实。
    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二、诉讼时效的分类
    (一)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
    (二)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