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别人微信在群里面发我的照片去诋毁我污染我的名誉造谣,我应该怎么处理?
释义
    通过侮辱、捏造事实等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和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情节严重的诽谤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名誉权的客体要件,行为人散布虚假事实且明知会损害他人名誉的主观要件。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诋毁他人名誉的处理如下:
    1、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给他人造成一定的后果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2、情节严重的,能构成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
    2、客观要件,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诽谤罪;
    4、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和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对于恶意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法律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如果采用各种方式恶意诋毁他人名誉并给他人造成一定后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追究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诽谤罪,涉及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等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我们应当依法维护个人名誉权,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