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侦查机关有哪些 |
释义 | 侦查机关主要包括以下机关: 1、公安机关; 2、国家安全机关; 3、人民检察院; 4、军队保卫部门; 5、中国海警局; 6、监狱侦查部门; 7、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立案和立案侦查的区别 1、一个是诉讼行为,一个查处行为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经领导批准,立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 2、顺序不同,先立案后侦查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侦查的主体,目前语境下,是特指公安机关。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开始侦查。 3、立案不一定为刑事犯罪 立案: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 立案侦查:适用对象是一般刑事案件,不含治安违法案件、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通常公安机关对案件立案之后,需要先做出审查,看是否有侦查的必要,所以并不是立案了就要侦查,不符合立案侦查的不会立案侦查。对于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要是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