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释义
    (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五)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因实习生引起的医疗纠纷。
    (六)引导和规范患者文明就医。
    (七)针对不能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患方或医院提出法院诉讼,纠纷办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院诉讼相关工作。
    一、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解决途径有哪些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1、组织医疗纠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医患双方的意图。2、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医学知识,引导医患双方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解决纠纷,防止矛盾激化。3、必要时邀请相关医学、法律专家分析纠纷情况,并向纠纷双方公布专家意见。4、调解程序。5、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6、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告知其他解决途径。7、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意见和建议。8、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纠纷调解咨询服务。解决途径:一、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二、调解。三、仲裁。四、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医疗纠纷防范有什么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有:
    1.狠抓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坚持实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管理。
    2.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医疗纠纷的长效防范机制
    一是严格制定制度。
    二是严格考核制度。
    三是对考核结果、严格按制度兑现,决不姑息迁就。
    3.把脉诚信,加强医患沟通
    加强医患沟通是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加深对医生的信任,还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转归。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