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财政资金出借管理办法》是规范政府财政资金出借行为,保障资金安全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法规。办法明确了出借程序、条件、限额等方面的规定。 《财政资金出借管理办法》于2018年10月1日实施,共有27条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规定了政府出借资金的程序和条件。政府出借资金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行专人、专项、专户管理。同时,应当制定出借方案、开展调查研究、评估风险等,确保出借资金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其次,规定了政府出借资金的限额和期限。政府出借资金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供应状况,合理确定出借限额和期限。同时,应当加强对出借资金的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出借情况,保障资金安全。最后,明确了政府出借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政府出借资金应当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接受风险评估和内部审核,并定期报告出借情况。 政府为什么要出借资金?政府出借资金是为了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借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等。 《财政资金出借管理办法》对规范政府出借资金行为、保障资金安全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开展出借资金工作,做到规范管理、风险可控,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财政资金出借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政府出借资金的风险防范和监测评估体系,对政府出借资金实施跟踪检查和风险预警,建立风险应对机制。据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加强政府出借资金的风险防范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