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行医的种类有哪些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从事医疗卫生技术服务是典型的非法行医行为。 2、超范围行医或采取出租、承包经营 有的医疗机构擅自开展未经核准或需专项许可、特殊许可的科目,如:医学美容科、妇产科医学影像科等,属于非法行医范畴。医疗机构出租、承包和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医疗技术服务的,是明显的非法行医行为。 3、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在自己执业注册的专业内从事医疗服务才为合法。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诊疗活动的如牙科医生从事妇科诊疗等,按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其所从事的诊疗行为当然就属于非法。另外,使用刚毕业尚未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质的人员独立从事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也属非法行医行为。 二、合法行医包括哪些情形 合法行医是指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得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2、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中执业,开展诊疗服务的行为。这条包含二层含义: (1)诊疗人员必须是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并且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地点内。 (2)上述人员必须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中执业。 3、按照《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取得个体行医资格的及按《中医人员个体开业管理补充规定》取得个体执业资格的人员在其注册的执业范围内、地区内行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