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量刑规定 |
释义 |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量刑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定罪证据要求: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只有口供不足以认定有罪,证据需确实、充分,符合法定程序,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分析 一、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量刑规定有哪些 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据犯罪情节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定罪证据有哪些要求 1、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拓展延伸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司法实践和量刑标准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司法实践和量刑标准是指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所涉及的行为进行司法审判和刑罚确定的具体做法和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损坏广播电视设施,严重影响广播电视正常运行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量刑裁定。量刑标准包括刑法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刑期,以及在此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刑罚幅度。通过司法实践和量刑标准的制定,旨在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结语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量刑规定主要有两条:一般情况下,犯罪行为被认定后,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定罪证据,应重视证据的确实性和充分性。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是不足以认定有罪和处以刑罚的,必须有其他证据的支持。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的要求,并经过综合全案证据的审查,排除合理怀疑。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司法实践和量刑标准是为了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一条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将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制作为音像制品的;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传播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电影的;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资金的; (四)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电影档案的。 电影院有前款第四项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