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万人刑事犯罪率怎样计算 |
释义 | 犯罪率是用来计算某一特定地区或人口集团犯罪个体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数=某年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当年本地万人刑事犯罪率×100%其中,万人刑事犯罪率=刑事生效犯罪人数÷年平均常住人口数×10000;刑事生效犯罪人数指触犯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我国刑罚的,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罪犯人数。 万人刑事犯罪率怎样计算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率是用来计算某一特定地区或人口集团犯罪个体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数=某年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当年本地万人刑事犯罪率×100%其中,万人刑事犯罪率=刑事生效犯罪人数÷年平均常住人口数×10000;刑事生效犯罪人数指触犯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我国刑罚的,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罪犯人数。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万人刑事犯罪率如何计算 犯罪率是用来计算某一特定地区或人口集团犯罪个体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数=某年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当年本地万人刑事犯罪率×100%其中,万人刑事犯罪率=刑事生效犯罪人数÷年平均常住人口数×10000;刑事生效犯罪人数指触犯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我国刑罚的,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罪犯人数。 刑事犯罪怎样认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事犯罪的管辖地要怎样确定 关于刑事犯罪的管辖地要怎样确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犯罪的管辖地要怎样确定 1、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罪犯在监狱犯罪的由监狱所在地法院管辖。 3、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4、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二、刑事案件中,家属应该在什么时候委托律师介入 侦查阶段自侦查机关立案开始,是刑事诉讼初始阶段,侦查机关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调查收集证据,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调查被害人、进行勘验鉴定、收集书证等等。 这一阶段一般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也是犯罪嫌疑人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多数犯罪嫌疑人不通晓法律,对于案件侦查及后果感到困惑,非常渴望得到律师的法律帮助。 从律师实践看,律师介入是越早越好,在侦查阶段委托律师,律师可以及时会见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使其对自己的行为性质、接受讯问时享有的权利、对侦查中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理等等有明确的认识,可以主张与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如实客观陈述事实,防止对自己不利的虚假供述的出现。 这一时期的讯问较多,其供述对于今后的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具有非常的作用,犯罪嫌疑人的违心虚假供述多发生在这一阶段的非法逼供、诱供过程中,事后改变供述(翻供)又往往因无法证明原供述系刑讯逼供、诱供状态下形成的而得不到采纳,造成后期辩护的被动。 侦查阶段是案件的开始,说白了就是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其人身自由已经受到限制,可能已经被关进了看守所。自此,犯罪嫌疑人开始与外界失去联系。此时,法律规定只能律师才能会见被拘留的嫌疑人,家属是暂时无法会见的。因此,及时委托律师去会见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相关内容: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一、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1、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刑诉法》16条、132条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这一规定,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 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也就谈不到立案的问题了。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所谓确已发生就是指犯罪事实确已存在,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材料予以证明,而不能是道听途说、凭空捏造或者捕风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立案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才具有立案的价值。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凡犯罪行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只是从刑事案件的总体上作出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刑事案件,至于具体到某个刑事案件是否应当立案,还必须结合《刑法》分则规定的该种犯罪的构成要件来确定。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优律师网站相关律师,他们会根据您的情况,为您解决实际问题。 猥亵男童怎样认定构成刑事犯罪 猥亵男童犯罪需要满足四个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儿童,即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男孩和女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猥亵的手段如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鸡奸等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