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来做便民信息平台发布便民信息,这样做违法吗?
释义
    建议报警处理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特别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规定将在履职或提供服务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者,将受到更重的处罚。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者亦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者可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分别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建议报警处理的,是涉嫌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个人微信朋友圈:合法发布便民信息的利与弊
    个人微信朋友圈作为便民信息发布平台存在着一些利与弊。从利的角度来看,个人微信朋友圈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可以快速传播信息,方便用户获取便民服务。同时,个人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成本低,无需额外费用,个人可以自由发布信息。然而,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个人微信朋友圈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存在虚假和不准确的可能。其次,信息过载可能会降低用户对便民信息的关注度。此外,个人微信朋友圈发布便民信息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如违反广告法、侵犯他人隐私等。因此,个人应谨慎使用微信朋友圈作为便民信息发布平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结语
    个人微信朋友圈作为便民信息发布平台存在利弊。尽管其具有广泛覆盖和快速传播的优势,但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罪应报警处理。个人应谨慎使用微信朋友圈,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信息的真实和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章 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并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八十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且未作显著提示的,应当作出提示或者通知用户予以提示;未作出提示的,不得传输相关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报告。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对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向该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