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二审一般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
释义
    二审立案后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根据法律规定,开庭前需确定合议庭成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及辩护人,听取相关人员意见,通知当事人、辩护人、证人等,公开审判案件需提前公布信息。刑事案件需严格按法律程序办理,可能需要时间进行调查取证。
    法律分析
    一、二审一般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
    二审一般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了审结时限一般为3个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开庭的有关法律规定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1、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2、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1、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2、开庭十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3、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4、开庭三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5、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对于二审立案后开庭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办理的,特别是刑事案件的开庭是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的,如果相关证据不足的那么还需要进行调查取证,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处理。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二审立案后通知开庭的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6条,人民法院应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2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在开庭十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具体开庭时间和地点应在开庭三日前通知相关当事人。对于刑事案件,还可能需要调查取证,因此处理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根据法律程序,二审开庭的具体情况需要依法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7: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