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
释义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必须同时存在。二者在某些原则和制度的规定上又是相通的或者是一致的,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分属不同法律部门,二者既展现出一定个性,也表现出极强的联系。具体如下:
    1、存在形式
    从存在形式上观察,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一般存在各自独立的法典,但两者并非完全泾渭分明,而是呈现一种相互交融的形势。一方面,民事实体法中的某些规定,如诉讼时效制度、举证责任分配等,究其实质,为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中亦存在一定的民事实体法规范: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的行为无效。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先予执行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2、规定内容
    从规定内容上分析,民事诉讼法为程序法,是有关法院司法程序的法律;民商法是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二者表现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民事诉讼法要以民事实体法为依托,民事实体法又需要民事诉讼法来保障;
    3、价值取向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民事诉讼的目的,反映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承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要求”。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从一定角度来看,民事诉讼法可调解民事纠纷、纠正相悖于民事实体法精神、目的的个案,可视作民事实体法的延伸:民事实体法律崇尚平等、诚信、意思自治,民事诉讼法中也分别有诉讼地位平等、诚实信用、处分原则与其相对应;
    4、价值目标
    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独立价值。过去学界有观点认为民事诉讼法的价值目的即其保障民事实体法的实施,即保障实质正义的实现。但如今,民事诉讼法的另一价值,也是其独立存在的价值——“程序正义”已得到普遍承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