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和行为概述。 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是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致使权利人破产或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等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权利人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以及明知或应知他人侵犯商业秘密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法律分析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 4、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三条[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 (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 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这是上述第一种行为的继续。 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 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 第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这是指合法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公司、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曾在公司、企业内工作的调离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与权利人订有保守商业秘密协议的有关人员。 第四,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这是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应知向其传授商业秘密的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但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结语 商业秘密的侵犯行为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权利人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明知或应知他人侵犯商业秘密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