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有经营的什么企业列入经营异常 |
释义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经营活动异常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会对该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办法》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未依法履行公示义务;2.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3.被依法责令关闭的;4.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严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企业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面临行政惩罚、银行贷款、信用评级、招投标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和困难。 企业如何解除经营异常状态?企业如果因故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整改工作,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撤销异常状态。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认为企业已具备解除异常状态的条件,将予以撤销。如果企业不按时整改或者整改后依然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经营异常”状态将被长期保留。 企业如果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面临多方面的限制和困难,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自身经营风险的管控,及时履行相关公示义务,并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以避免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未按照规定报送企业年报或者其他信息公示报告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股权变更登记的企业、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被依法责令关闭的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以及严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